又至教师节,在法院系统中,亦有这样一群特殊的 “老师”:院内,他们是带教法院新力量的 “知识引路人”,以专业经验传帮带,为年轻干警筑牢业务根基;院外,他们则化身为青少年的 “法治守护者”,用生动宣讲播撒法治种子,护持青春成长。
无论是办公桌前逐页批注案卷的身影,还是校园里为学生普法的模样,这些藏在日常里的 “教学瞬间”,不仅勾勒出他们双重身份的温度,更藏着关于传承与守护的故事。
来到法院的这一百天来我的学习成长都离不开我的师父:李清滢法官。我的师父工作时雷厉风行严谨细致,指导我时十分温和耐心。记得第一次开庭记庭审笔录时,当事人语速稍微一快我就不知所措,李法官微笑着让我别着急慢慢来,教导我应该怎么来记录。
李法官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工作中耐心的指导,促使着我不断的进步成长,生活中也处处关心,关照着我。在我因案子太多焦虑时,会拍拍我肩膀说“别把弦绷太紧,咱们一步一步来”,帮我疏导压力。
今后,我会好好汲取师父的工作经验,遇到难题及时请教,把辅助办案的本事练扎实,争取早点跟上她的节奏,不辜负她的悉心指导与期望。
——张浩宇
来到民事庭的第一天,贾法官一句风趣的敲锣打鼓欢迎我极大地缓解了我作为新人对未知的紧张感,与大家聊天也是有说有笑,我心想这定是位有趣的带教法官。
然而,一切换到工作状态,她却变得严肃起来:她对工作要求严苛,从流程规范到细节落实,不许一丝马虎。但对于我的存在的问题,她会及时纠正并告诉我其背后的原因,让我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她会解答我的疑惑,并引导我自主思考。我虽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但压力也是成长最好的动力,在她的带领下,我也逐渐地成长起来。
贾法官对专业知识的熟悉,对工作态度的严谨,对每一个案件的把握,对每一分细节的追求,无不是我学习的榜样,相信在贾法官和各位民庭人的影响下,我定会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法院人。
——陈雄鹰
法槌的余音还在法庭萦绕,公平正义的初心已在言传身教中,在司法后辈心间代代延续。
这份 “传帮带” 的师者初心,并非只停留在法庭之内。当另一群法官褪去法袍、走进校园,他们便把这份对法治的坚守,从司法实践的 “师徒相授”,变成了面向青春的 “法治启蒙”。不再是案卷旁的细致指导,而是讲台上的生动分享:把生硬的法条转化为鲜活的故事,将抽象的权利解读成易懂的道理,让孩子们读懂正义的模样,也埋下尊法守法的种子。
一支粉笔写尽育人情,一枚法徽承载守护责。教师节,向所有播种希望的守护者致敬,愿法治的微光,照亮每段年少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