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法院近日通过“执前和解+督促履行”模式,顺利执毕一起历时多年的邻里之间的行为履行类案件。相比于金钱给付类案件,行为履行类执行案件往往存在着执行双方矛盾尖锐、沟通不畅、执行周期长、执行请求多元化、履行标准争议大等特点,一直是法院强制执行中的一大难题。此案中,法院通过多方联动、柔性引导,最终实现案结事了,为同类案件提供了新思路。
陈某和李某系宜都市某镇某村邻近的村民,两家早年便因琐事交恶,后因修建高速拆迁,双方又误打误撞成为近邻,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相比原来,双方现居住的房屋离的更近了,且因各种原因,两屋之间的分界也模糊不清。后因李某修建猪栏房占用了陈某部分土地,陈某两次将李某的附属房屋房顶部分拆除,将围墙推倒,砖块砸碎。公安机关和村委会调解未果,双方互相就对方的侵权行为进行诉讼。调解虽未成功,但在调解过程中找到了关键人物即原房主对房屋的界限进行了明确,形成了一份关于双方界限的记录,以李某现居住的房屋墙体之外75公分为双方宅基地分界线。后本案判决李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自行拆除建造在陈某土地上的附属房屋部分,并将该土地上的建筑垃圾予以清除。
判决生效后,被执行人一直未按照判决书履行,申请执行人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本院立案执行前,执行人员实地勘察发现,强行拆除可能引发房屋结构安全问题,且涉及牲畜喂养等民生问题。法院以“主动履行为主、督促执行为辅”为原则,联合村委会、不动产登记部门、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某镇国土所等部门现场明确拆除范围,并为双方房屋划定界限。经释法说理,被执行人承诺杀年猪后履行,并通过微信及时反馈进度。针对田埂水管、通行权等衍生争议,通过协商形成书面笔录,被执行人承诺于2025年2月前拆除并清理完建筑垃圾。
验收阶段,被执行人按照要求拆除了部分建筑,但双方对于建筑垃圾的清除又产生了分歧。近日,执行干警再次上门,并组织双方到现场查看后,与被执行人一道清理剩余建筑垃圾,经验收合格后,申请执行人也对执行结果表示认可,本案得以圆满执行完毕。
该案的顺利执结,不仅破解了行为履行类案件执行难困境,更让剑拔弩张的邻里关系重归和睦,执行干警以“如我在执”的付出与担当感化双方,不仅为当事人节省了司法成本,更是在拆除“三尺墙”的同时,拆除了横亘在当事人心头的“心墙”。下一步,我院将以“荆楚雷霆2025”执行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执前督促履行机制,将强制执行的威慑力转化为主动履行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