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宜都市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今天是:

从“投诉信”到“感谢旗”:这场跨越十年的“抚养费之战” 藏着最暖的反转

2025-03-18 16:07
来源: 宜都市人民法院
    浏览: 20

“法官简直是不作为!”去年11月底,一起抚养费纠纷执行案件中的申请执行人吴某的投诉电话打到了宜都法院督查室。谁能想到,数次质疑其承办人“执行不作为”的吴某,却在近日,带着锦旗走进法院大厅,把滚烫的谢意烙进了锦旗的金线里。

十年前,吴某丈夫李某因涉毒被公安局强制戒毒两年,同年,双方经法院调解离婚,约定孩子小李随母亲吴某生活,父亲李某按月支付抚养费至小李18周岁止。调解书生效后,李某分文未付,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吴某一人无力承担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开销,无奈之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本院依法向李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李某视而不见;执行法官又在其名下唯一财产即其现居住的房屋门口张贴了查封裁定、预拍卖通知书、传票等文书。随后,李某主动来到法院说明情况,原来在与吴某离婚后李某又再婚育有一子,如今夫妻二人打工只能勉强过日子,再加上自己身体状况不好,确实没有能力支付额外的抚养费。他希望法院帮忙给吴某做工作,看是否能用分期的方式慢慢履行。吴某果断拒绝,直言不会再相信李某,要求其立即卖房。

法院依法启动司法拍卖程序,但拍卖房屋是李某一家的唯一住房,在给小李要到抚养费的同时,李某一家的居住问题也是法官心尖上的事。考虑到李某曾被强制戒毒,为防止矛盾升级,法院致函居委会协助做好风险稳控工作。同时,执行法官、分管院领导多次前往李某家中与其本人及妻子沟通交流。法官感叹“路都跑成槽了,这条路跑的比我回家的路还熟。”

在无数次推心置腹的交流后,李某及其妻子理解吴某一人带娃的不易,李某也认识到支付抚养费是其应尽的法律责任,表明只要留足小孩上小学期间的租房费用,愿意配合法院处置,并书面保证配合法院执行。但该房屋经过两次拍卖均流拍,双方当事人协商自行处置房屋,自行处置期间,案外人向某自愿以第二次流拍价格购买该房屋,并将购房款全部汇入法院账户。扣除相应的手续费后,该购房款一部分留作李某一家的房屋租金,剩余部分作为抚养费给吴某。就这样,吴某一次性拿到了至小孩18岁的抚养费,李某一家至小孩小学结束的居住问题也得到圆满解决。

从对抗到和解,从怀疑到信任,这场跨越十年的执行故事,藏着最朴素的司法哲学:执行,执的是“法”,行的是“情”。法律不是冰冷的刻度,而是让破碎生活重归温暖的针线。正如吴某锦旗上的金线,穿起的不仅是感激,更是法院干警对“既要兑现正义,也要守护尊严”的坚守。